Patricia Kuhl教授
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總監
終身學習系統,全民讀寫,工作和生活技能,可持續發展教育,大腦發展評估
亞洲, 北美洲, 歐洲
早期教育的全球代言人
「我希望與一丹獎明師堂成員討論兩個課題,我相信這兩個課題有很大的潛力為教育帶來重要的改變:(1) 教育可以利用有關早期學習和大腦發展的研究,促進學生的校內學習。研究數據無可辯駁地說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有驚人的學習能力,而這些幼嫩的大腦需要適當的學習“機會”方可有效地成長。(2) 研究證明了社交互動能有效的推動學習,但教育尚未廣泛利用學生的“社交大腦”以增強校內學習。在全球疫情大流行這個特殊時期裡,我們清楚的意識到社會互動對於學生學習和適應力的重要性。當我們了解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學習,比如在屏幕上學習,我們將能更有效的使用科技。我期待與一眾一丹獎明師堂成員對話!」
— Patricia Kuhl教授
Patricia Kuhl教授於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擔任貝索斯家族基金會(Bezos Family Foundation)兒童早期學習主席教授,同時是該校的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Learning & Brain Sciences)聯合總監,並擔任語言和聽力科學教授。她的研究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範疇包括:早期學習、「社交大腦」對終身學習的影響、「雙語大腦」的發展以及兒童的早期經歷如何影響往後的學習發展。Kuhl教授開創了能顯示幼兒學習方式的大腦測量方法。她分別在克林頓白宮、布什白宮和奧巴馬白宮展示過她的研究。 Kuhl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羅丹學院(Rodin Academy)以及挪威科學院(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的成員。她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美國聲學學會(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和認知科學學會(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的會員。她曾獲得了以下獎項:美國聲學學會銀獎和金獎(Silver Medal and Gold Med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IPSEN基金會的Jean-Louis Sglonret神經心理學獎(IPSEN Foundation’s Jean-Louis Signoret Neuropsychology Prize) 、威廉·詹姆斯終身成就獎(William Jame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喬治·米勒認知神經科學獎(George A. Miller Prize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和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貢獻獎(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Award)。 Kuhl教授合著了《嬰兒床中的科學家:思維,大腦和兒童的學習方式》(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 Minds, Brains, and How Children Learn)。
早期學習至關重要
作爲早期教育的全球代言人,Kuhl教授根據最新腦科學研究的發現,提出0-5歲兒童的教育應得到全球更多關注。
她開創性地將腦功能成像技術用於兒童早期學習研究。這項技術被稱為腦磁圖技術(MEG),可安全、無創地研究大腦功能活動。
她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了可廣泛應用於全球教育系統和學習環境的方案,涵蓋下列內容:1)早期學習的影響力;2)學習是社會化活動;3)公平、包容的教育需要早期學習機會;4)雙語學習對大腦開發具有重要價值。
根據她的研究,Kuhl教授創立了「雙語干預法」,首個在教育環境中利用大腦功能教授第二語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國家和任何語言。庫爾教授已向全世界教育工作者、政治家和家長介紹這一方法。
Kuhl教授開發了一款名為SparkLingTM的軟件,使教師接受其方法和課程培訓,並獲得雙語教學認證。2015年,這一干預方法和軟件在馬德里進行了首次測試。
她在早期學習和雙語教育的工作卓有成效,啓發許多公司開發教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