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年5月29日
地點
倫敦
2021一丹獎歐洲會議召開 熱議前沿教育創新

5月28日,一丹獎基金會與牛津大學教育學院合作舉辦的「一丹獎歐洲會議」在線上順利召開,來自一丹獎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西北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女性教育活動組織CAMFED(Campaign for Female Education)、新學校基金會FEN(Fundación Escuela Nueva)的全球教育界專家學者圍繞教育創新展開了熱烈討論。作為此次會議的一部分,一丹獎基金會還於5月27日舉辦了首屆博士生國際研討會,向新一代教育研究者給予支持。

在過去的2020年,全球90%的學校教育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此次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在反思疫情為教育界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圍繞全球教育的未來積極獻計獻策。此次共有6位明師堂成員參加一丹獎歐洲會議,分享他們在相關教育議題上的見解。

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博士表示:「世界瞬息萬變,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教育在教育機會、包容性及數字鴻溝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教育不能停,教育的交流、合作、行動需要繼續推動。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更應該同舟共濟,向共同的目標努力。無論命運的旅程行至多遠,都不應停止學習的腳步。」

牛津大學校長露易斯•理查德森(Louise Richardson)教授表示:「陳一丹博士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教育進步,以教育作為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方式。陳一丹博士及一丹獎基金會致力於向教育領軍人物給予認可、授予嘉獎、提供支持。我有信心,一丹獎會鍥而不捨地堅持它的願景,透過教育創造更好的世界。」

專題討論一:行為和動機的關聯

討論嘉賓:

  • 露西·萊克(Lucy Lake)女士,2020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CAMFED首席執行官
  • 安吉·穆里米爾瓦(Angeline Murimirwa)女士,2020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CAMFED非洲項目執行總監
  • 薇奇·科爾伯特(Vicky Colbert)女士,2017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新學校基金會創辦人
  • 哈利·丹尼爾斯(Harry Daniels)教授,牛津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教授

在相關專題討論中,與會專家首先圍繞如何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系統展開探討。牛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哈利·丹尼爾斯、2020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露西·萊克安吉·穆里米爾瓦等嘉賓分別從自己的研究和項目出發,討論如何營造有參與感和歸屬感的學習氛圍,以及這些策略在改善課堂出勤、對學生形成激勵以及提升學習成績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在世界上一些欠發達地區,由於貧困和性別不平等原因,仍有很多學齡兒童無法享受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圍繞這一重要課題,與會學者們積極建言,從部分因缺少教育資源而被邊緣化的學生經歷出發,著重探討了如何提高教育領域各方面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專題討論二:提升教學的科學方法

討論嘉賓:

  • 卡爾·威曼(Carl Wieman)教授,2020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和教育學院教授
  • 拉里·赫里奇(Larry Hedges)教授,2018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美國西北大學統計學系主任
  • 托馬斯·肯(Thomas Kane)教授,一丹獎明師堂成員,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沃爾特·H·蓋爾教育學教授
  • 西比爾·埃爾杜蘭(Sibel Erduran)教授,牛津大學科學教育學教授

學者們聚焦如何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學效率。斯坦福大學教授、2020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卡爾·威曼(Carl Wieman)等專家分享了創新學習及授課模式,進而改善學習效果的案例。他們強調,圍繞未來教育的創新應當立足於實證研究。

專家們建議,應當為教師配備新型教學實踐開發工具,使教學實踐的開發以相關研究依據為基礎;今後的教育應當越發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複雜問題的能力,而非繼續延續當下體制,只通過考試衡量學生積累相關知識的數量。

為支持教育研究領域的年輕學者,一丹獎基金會還舉辦了首屆一丹獎國際博士生研討會。會上,年輕學者們聆聽了牛津大學教育、互聯網及社會學教授麗貝卡·艾農(Rebecca Eynon)有關未來教育數據統計與分析的分享。露西·萊克安吉·穆里米爾瓦則與大家分享了女性教育活動組織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所存在的眾多教育問題的經驗,例如教育不平等以及設施落後等。

在此次博士生研討會的前期徵文環節,來自全球的50多位博士生提交了論文。一丹獎基金會和牛津大學專家組成的小組從中遴選出五篇優秀作品,作者將受邀參加今年12月於中國香港舉行的一丹獎峰會及頒獎典禮,並獲得與2021年一丹獎得獎者獨家會面的機會。入選文章還將在一丹獎博士生國際研討會的年度匯編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