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終身學習者
陳博士相信教育可以提升人類福祉。教育的確改變了他的命運。
經歷了高考的激烈角逐,他成功進入深圳大學學習,並獲得應用化學理學士學位。
之後他在南京大學取得了經濟法碩士學位。
離開大學後不久,他與幾位中學好友一同創立了中國的互聯網領軍企業——騰訊,並獲得成功。
2013年,他卸任騰訊首席行政官,轉任騰訊終身榮譽顧問、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榮譽理事長。
他勤學不輟,於2019年取得新加坡管理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在他的求學生涯當中,也許最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目不識丁的祖母曾給予他的重要鼓舞。
陳博士成長於中國廣東省,在還是個孩子時,他就意識到了教育的力量。
他的祖母歷經戰亂饑荒和貧窮困苦,仍然頑強生活,將他的父親撫養長大,讓他成為了村裏的第一個大學生。祖母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他。陳博士回憶道,祖母的愛和對教育價值的篤信都鼓勵著他,讓他能夠為自己的教育事業和隨後的創業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他對教育的看法明確,「社會的進步,歸根結底靠教育。」
「一丹獎要達成使命,就應該能夠激勵他人獲得藉鑒並發揮影響力。我們著眼未來,而一丹獎應該能夠塑造未來。這一點至關重要。」 — 陳一丹博士

中國首善
自創立之初,社會責任是騰訊的最基本責任。 2007年6月,騰訊慈善基金會成立,陳博士擔任基金會理事長。
2013年,基金會與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合作開辦了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這所學校備受讚譽,被稱為是綜合教育改革的楷模。
「來自社區的鼓勵讓我們感到振奮。這真的是十分鼓舞人心。希望我們在未來可以復制這一模式。」陳博士如此評價。
為促進非營利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他捐資20億元人民幣(約3億6百萬美元)創辦了武漢學院。
武漢學院目前有13,000學生正在攻讀專科學位(約15%)和學士學位(約85%)。陳博士認為,探尋新路徑來幫助有抱負的年輕學子追求夢想,意義非凡。
他在教育公益事業的非凡成就令他在2017年榮登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榜首,成為《福布斯》中國同年5月-6月合刊的封面人物。
教育面向未來
2016年,陳博士宣佈設立一丹獎,將2013年就萌生的念頭付諸實踐。一丹獎的使命是透過教育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指導原則是推動教育創新,賦予教育領袖更強大的力量。
一丹獎每年頒佈一次,作為一項包容性的國際獎項,表彰為教育研究和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
除了貢獻個人力量之外,陳博士認為需要群策群力,循序漸進地帶來改變。 「現在我們要重新思考我們在教育誰,如何教育,以及為什麼要以現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們還需要反思我們期望的成果。我希望一丹獎能啟發更多創變者齊心協力,共同塑造教育的未來,為未來的學習者創造新機會。」
透過陳博士對教育事業的積極倡導,祖母曾經對他的諄諄教導也將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