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講者
議程
這句話不但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組織和體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能夠令學生保持學習,有效學習,在未來的世界中脫穎而出,培育韌性尤其重要。
今年,一丹獎峰會滙集廣泛的視角和觀點,邀請教育家、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實踐者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教育韌性,及如何全面培養抗逆力;分享有成效的做法及迫切改進的方向。
峰會探討了以下問題:
我們還設有對談環節,與 2024 年一丹獎得獎者 Wolfgang Lutz 教授、Mark Jordans 教授、Marwa Zahr 及 Luke Stannard 探討他們的教育工作如何培育教育韌性。
2024 年一丹獎峰會由 AVPN 支持。
一丹獎創辦人
英國外交、聯邦和發展辦公室(FCDO)教育、性別和平等事務主任兼性別平等特使
女性教育主義者及 Empowered by Vee 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
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學哲學碩士生;DAAD 學者及前 DAFI 學者
2020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 女性教育活動組織(CAMFED)行政總裁
CATALYST Education Lab 策略及項目總監
香港耀中國際學校英文老師
前新南威爾斯(澳洲)教育局局長
教育國際(Education International)非洲總監
The Hechinger Report 主编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公共政策教授
SUMMA 總監
聯合國難民署教育科科長
《金融時報》全球教育編輯
2024 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傑出榮譽學者
一丹獎基金會合作拓展總監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戰火中的兒童聯盟」研究與發展總監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戰火中的兒童聯盟」——「學不容緩」項目實施主管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戰火中的兒童聯盟」——「學不容緩」項目總監
Under-Told Stories 項目執行總監及 PBS News Hour 特約記者
一丹獎基金會全球事務總監;2020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
2024年12月8日
歡迎致辭
主旨演講:培育教育韌性,迎接未來挑戰
變化是世界的常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教育體系也要與時並進。主旨演講將探討現今世界為何需要培育韌性?教育韌性如何幫助我們應對多變的未來?
學生的韌性:駕馭多變未來
世界日新月異,更需要支持學生自信地駕馭未來。在教育面臨不同影響因素、科技不斷重塑工作模式的世界中,如何幫助下一代為駕馭未來做好準備?本場小組討論將從嘉賓切身經歷出發,探討學生在這過程中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討論嘉賓:
主持人:
茶歇
教育者的韌性:促進逆境中的復原力
培養學生的韌性,教師的作用尤其重要,這責任也需要教師發揮強大的抗逆力。但全球都面臨教師資源短缺的困境,無疑在考驗教師的工作量和身心健康。本場小組討論將關注如何在保持教師身心健康的同時,支持他們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討論嘉賓:
主持人:
嘉賓演講:人工智能對中國及全球高等教育韌性的影響
科技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為學生、教育者和教育體系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實現個人化學習、改變教與學方式的巨大潛力。教育在適應新科技的同時,能否再快一步,在高等教育中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的力量?楊宗凱教授在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將分享在大學培養教育韌性的經驗和見解。
楊宗凱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午餐
教育體系的韌性:融匯研究、政策與實踐
面臨重重挑戰,全球教育體系迫切需要與時並進。如何確保教育體系不但能夠應對全球挑戰,還能透過合作和創新實現蓬勃發展?本場小組將回應對學生、教育者韌性的討論,並關注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培養教育韌性;以及有效的策略、重要的合作方(包括政府、社區和學校)在培養具有韌性的教育體系能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們可以如何從經驗中學習,打造能夠抵抗壓力、極具韌性的教育體系?本場討論探討如何應對教育危機,如何制定有效策略、推動跨界合作,以培養整體抗逆力,推動教育變革。
討論嘉賓:
主持人:
茶歇
開拓潛能,以韌性應對氣候變化
Wolfgang Lutz 教授視教育為解決人口統計學挑戰的關鍵。他根據 1950 年以來的人口數據,建立模型、預測至 2100 年的人口數據,使我們對教育如何推動人類進步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本次對談中,Wolfgang 將分享從個人身心健康、經濟增長及公平角度出發,普及教育對全球發展為何如此重要?教育如何幫助我們培養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抗逆力和適應力?
與 2024 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對話:
Wolfgang Lutz 教授,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傑出榮譽學者
主持人:
培養基礎學習技能刻不容緩
對於生活在受衝突影響和資源缺乏地區的兒童來說,抗逆力尤其重要。在本場對談中,「戰火中的兒童聯盟」(War Child Alliance)的「學不容緩」(Can't Wait to Learn)團隊將介紹他們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教育項目。他們將分享如何利用科技,為邊緣化學生創造了一種切合本地需要、寓學習於娛樂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在識字和算術方面的關鍵技能。
與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團隊對話:
主持人:
閉幕致辭
09:00
歡迎致辭
09:10
主旨演講:培育教育韌性,迎接未來挑戰
變化是世界的常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教育體系也要與時並進。主旨演講將探討現今世界為何需要培育韌性?教育韌性如何幫助我們應對多變的未來?
09:30
學生的韌性:駕馭多變未來
世界日新月異,更需要支持學生自信地駕馭未來。在教育面臨不同影響因素、科技不斷重塑工作模式的世界中,如何幫助下一代為駕馭未來做好準備?本場小組討論將從嘉賓切身經歷出發,探討學生在這過程中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討論嘉賓:
主持人:
10:30
茶歇
11:00
教育者的韌性:促進逆境中的復原力
培養學生的韌性,教師的作用尤其重要,這責任也需要教師發揮強大的抗逆力。但全球都面臨教師資源短缺的困境,無疑在考驗教師的工作量和身心健康。本場小組討論將關注如何在保持教師身心健康的同時,支持他們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討論嘉賓:
主持人:
12:00
嘉賓演講:人工智能對中國及全球高等教育韌性的影響
科技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為學生、教育者和教育體系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實現個人化學習、改變教與學方式的巨大潛力。教育在適應新科技的同時,能否再快一步,在高等教育中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的力量?楊宗凱教授在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將分享在大學培養教育韌性的經驗和見解。
楊宗凱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12:15
午餐
13:30
教育體系的韌性:融匯研究、政策與實踐
面臨重重挑戰,全球教育體系迫切需要與時並進。如何確保教育體系不但能夠應對全球挑戰,還能透過合作和創新實現蓬勃發展?本場小組將回應對學生、教育者韌性的討論,並關注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培養教育韌性;以及有效的策略、重要的合作方(包括政府、社區和學校)在培養具有韌性的教育體系能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們可以如何從經驗中學習,打造能夠抵抗壓力、極具韌性的教育體系?本場討論探討如何應對教育危機,如何制定有效策略、推動跨界合作,以培養整體抗逆力,推動教育變革。
討論嘉賓:
主持人:
14:30
茶歇
15:00
開拓潛能,以韌性應對氣候變化
Wolfgang Lutz 教授視教育為解決人口統計學挑戰的關鍵。他根據 1950 年以來的人口數據,建立模型、預測至 2100 年的人口數據,使我們對教育如何推動人類進步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本次對談中,Wolfgang 將分享從個人身心健康、經濟增長及公平角度出發,普及教育對全球發展為何如此重要?教育如何幫助我們培養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抗逆力和適應力?
與 2024 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對話:
Wolfgang Lutz 教授,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傑出榮譽學者
主持人:
15:30
培養基礎學習技能刻不容緩
對於生活在受衝突影響和資源缺乏地區的兒童來說,抗逆力尤其重要。在本場對談中,「戰火中的兒童聯盟」(War Child Alliance)的「學不容緩」(Can't Wait to Learn)團隊將介紹他們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教育項目。他們將分享如何利用科技,為邊緣化學生創造了一種切合本地需要、寓學習於娛樂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在識字和算術方面的關鍵技能。
與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團隊對話:
主持人:
16:00
閉幕致辭
立即提名
請輸入你的電郵
期待與你分享我們的最新動態。
我們在本網站上使用 Cookies,請告知我們閣下是否接受此設定。你可於此處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