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輕輕振翅,颶風悄悄醞釀於彼岸。金融市場跌宕起伏,瞬息萬變,究其背後原因,卻難有定論。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尚有跡可循,一旦上升到城市乃至國際層面,其蔓延往往難以預測。正如我們雖已熟知天氣受溫度、濕度、風速與風向影響,驟雨仍不期而至。
儘管我們所處的世界日益複雜,學校的教育方式卻未能與時並進:學生循規蹈矩地學習標準答案與因果關係,思考趨於單向、線性。面對這一現狀,西北大學洛林 · 莫頓學習科學、電腦科學及複雜系統教授 Uri Wilensky 挑戰了這一根深蒂固的傳統。他致力於為學生提供一套認知工具,幫助他們在這個紛繁互聯的世界中,深入理解非線性的複雜系統與現象,以建立解決問題的動力與自信。
他的方法直觀且有效率:通過建模軟件 NetLogo,學生與研究人員為個體組件設定行為規則,並觀察其相互作用如何引發整個系統的演變。通過不斷調整指令,反複運行模型,便可觀察到豐富多元的結果。Uri 可稱為一位運算思維的「工程師」,致力於探索不同的表徵方式如何影響及改變人類的思考與學習方式,以及運算表徵如何重塑不同科學與社會領域的知識體系。他將「個體為本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 ABM)給予複雜性研究中的意義,比喻為從使用羅馬數字到阿拉伯數字進行計算的飛躍——若非這種「語言」的轉換,代數與微積分等高等數學便無從發展。「個體為本模型」這一新語言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去更好地應對現今在人工智能賦能下愈發複雜的世界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NetLogo 的功能強大,它既能支援自然與社會科學的前沿探索;同時又直觀易用,方便孩童輕鬆上手。Uri 藉此工具,創造出一種理解複雜現象的通用語言,搭建了不同領域與學科間的橋樑,進而啟發新一代具備跨界思維能力的創新人才。
滿懷著以教育提升人類福祉的堅定信念,Uri 將 NetLogo 以免費開源(open source)形式向全球分享。自 2010 年推出以來,NetLogo 桌面版累計下載逾 250 萬次,網絡版月均訪問量高達數萬次。他並未止步於此,更帶領團隊進一步開發積木式編程版本,使沒有編程技能的用家亦可自行探索運算建模。此外,他還積極推動全球多個課程開發項目,並將「個體為本模型」工具和運算建模融入多個領域,促進教育的跨學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