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與其他學習平台相比,「學不容緩」究竟有甚麼獨特之處?如何確保其可持續性,從而在全球不同地區都能持續推廣?與得獎團隊一起,了解「學不容緩」如何針對當地教育需求,為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


「學不容緩」項目是什麼?

Luke:「學不容緩」至今已推行十多年。項目從蘇丹開始,它是一個數碼個人化學習平台,主要離線使用,也提供線上學習功能,培養兒童的基本閱讀和算術能力,主要用於受衝突影響的地區。「學不容緩」一直是大家的努力成果,過去一年裡,「學不容緩」團隊不斷改進項目。


項目的運作方式與實證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教育科技並不是獨立運作,它是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學不容緩」團隊灌注了大量心血,在過去十多年,為配合八個項目所在國家,以當地課程指引為基礎調整內容。這裡的「調整」指的是「共創」,從兒童的角度了解當地環境,令他們容易代入。這對提升當地社區的接納度也非常重要。這也代表著我們與當地學生共同創作學習內容,而不是單方面提供學習內容。


項目所在地面對哪些教育需求?

Marwa:第一個需求是教育機會。聯合國難民署估計幾乎一半的難民學童失學,這仍然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學不容緩」透過提供手提遊戲式學習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平台可以離線使用,近期烏克蘭學生也可以線上使用,保證教育能接觸偏遠和資源不足的兒童。


第二個需求是教育質素。可能是因為學生數量過多、教師資質不足、基礎設施受破壞。這正是「學不容緩」所關注的——提供個人化、文化相宜的內容幫助學生和老師,提高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貼近他們的真實情況。


還有一個重要的需求是資金和資源。儘管面臨嚴重的教育危機,危境教育的經費仍然不足。而「學不容緩」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能在較短時間內帶來顯著改變。關於教育危機還有一點——傳統的教育體系難以在危機期間有效地發揮作用,「學不容緩」提供了一種快速而且更靈活的教育方案可以在危機情況下迅速實施。「學不容緩」讓兒童得以繼續學習,即使是在師資不足或資源緊絀的情況下。


「學不容緩」為學生的學習效果帶來哪些影響?

Mark:「學不容緩」對學生的影響展現在參與項目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未曾參與項目的學生之間的比較。這項對比評估在烏干達進行,作為研究的最後一步。30 間學校的 1,500 多名兒童參與了對比評估,一些學生被隨機分配接受「學不容緩」項目,在兩個學期內跟進。我們發現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參與項目後明顯改善,跟沒有參與項目的學生比較,在算術能力方面也一樣。我想這成果非常令人鼓舞。


「學不容緩」如何在全球不同地區實現可持續性及可規模性?

Luke:在可持續性方面,要清楚地意識到教育體系中的相關責任方是誰。它們不是國際非政府組織,也不是教育科技公司,而是政府。我們重視與政府合作,他們是項目發展中重要的持份者。因此「學不容緩」並不專屬我們機構,它屬於烏干達、屬於黎巴嫩,或者約旦。所以這種投資,這種前期預先的投資,讓我們就地區調整內容、深入研究等,使我們能夠開發具可持續性的產品。因為與我們合作的夥伴及政府清楚知道項目與國家課程指引一致,它可以支援,但不會取代現有的教育體系。它也具有可規模性。


我們會持續研究如何提高成本效益。我們也需要了解並找出兒童使用設備的最佳學習時長,以降低人均成本。


當地社區和教師在「學不容緩」項目的成功中發揮哪些作用?

Marwa:教育工作者和當地社區促進了「學不容緩」在當地社區的使用。他們為學生指點迷津,支持他們的學習,提供反饋。他們在社區建立了信任和促進社區的參與度。教育工作者和當地社區為我們提供了中肯的反饋。最重要的是,正正是透過社區,我們可以實現「學不容緩」的可持續性發展,培植當地社區的自主權。只有立足於當地社區才能確保項目的可持續性。我們努力培養當地社區的自主意識,促進教育的投資,與社區和合作夥伴聯手。這是最有效的方式。


dots

資源

media

認識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團隊

06:37

curve